生活方式科学

生活·命运
生活家居
生活·成长
生活与教育
生活·习惯
生活与情感
生活·伴侣
生活与代际
生活·梦寻
生活与财富
生活·生计
生活与生机
生活·艺术
生活与视野
生活·高度
生活与逻辑
生活·心活
生活与修炼
生活·学力
生命与活力
生活·方向
生活与境界
生活·社会
生活- 升华

 

 


您当前的位置 :生活方式首页 >

 

 

 

生活"智商税"

 

 

 

 

补一点逻辑课

 

 

 

 

经济与逻辑

 

 

 

 

社会与逻辑

 

 

 

 

逻辑多棱镜

 

 

 

 

权衡和追寻

 

 

 

 

 

 

 

 

生活-逻辑> 补一点逻辑课

 

人世间的生活,各种现象或表相千千万万,琳琅满目。

然而,唯独一些真相和真话,是稀缺的……

顺举前些年的一个小案例:
  一个检验科主任的荒唐逻辑:不收钱包,就会便宜药贩子(源:201609-cnr)。

  本来,逻辑思维是寻求真相的一种手段。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常常可以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追寻到不少事物的真相。但对于上面的逻辑或命题,多数人会感到哭笑不得,还有人甚至觉得选择沉默也许是比较好的一种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有评论就一些社会现象分析指出:一段时间里,社会生活的娱乐化、恶搞化倾向,反映了怎样的一种逻辑,一种心态?而一些地方是非不分,美丑、善恶不辨,又折射出怎样的社会问题?诚然,即使再强大的数理逻辑也不能保证我们获得完完全全的真相。但问题的关键通常不在这里,因为人世间特别可怕的情况是:

大家不知道呈现在眼前的,包括自己竭尽全力所获取的仅仅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假相,并且一直迷恋之,推崇之,进而采取一些饮鸩止渴的办法…那样,不仅伤感是难免的,古今历史上伤巨痛深、惨绝人寰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这里无须讳言,社会生活中,有不少逻辑或说法被以讹传讹的流传了数十年,甚或数百、上千年。而一些荒唐逻辑的存在,一些逻辑被猝不及防的“超级反转”,世间的生活或正或反的被根本性改写… 仅仅编写或拍摄一些历史剧,除了给人消遣或一些思考,更多的是遗憾和无奈。这里须知,其中一些逻辑是致命的,甚或给人类形形色色的灾难埋下了多重伏笔!

顺提,为什么一些台面人物被人批没文化(注:确切一点的说法应该是文化修养或人文底蕴欠缺),他们的说词在一些严谨的学者眼里被看成是胡说八道?其原因大都在于他们修炼的多是肢体、商资类语言,所掌握的一些逻辑也是经不起推敲的形式逻辑。另外,生活中还有不少人,短短三五句话交流下来,就能让人感受到那种“话不投机半句多”,以及“对牛弹琴”的尴尬来。自然,话得实事求是地说,笔者年轻的时候情况也差不多。其实当年初、高中共四年,而且正是数理化被广泛推崇的年代,相关竞赛参加了不少,同时课余时间也参与了不少财会、医药以及农金统方面的工作——或者说社会实践活动,数理逻辑似乎还可以。

至于语文以及人文社科类知识,多数是在参加工作几年后的“社会大学”里一点一点补习积累起来的——虽然早年学习和劳动之余有机会看些报纸,但高考语文离及格线还…… 而高校读的基本是纯理科,所以不少文章推出后常常担心其中的文字、文句结构等对不起热心的读者(在此也向大家表示一下歉意)。

话得说回来,逻辑推理通常是从若干前提出发,通过相关的比较、分析,推导出某种结论的过程。可以说,它对人的思维活动保持必要的客观性、严密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下,面对自己、众多同胞或亿万生命,我们要想尽可能的用真理武装头脑,提高是非辨别及逻辑判断力非常重要,或者说是无法回避的。然而,品相与本相,皮相与真相,实际生活中要想辨识清楚,还真的有些不易。有的即使是明确无误的事情——比如饮食调养与健身运动,一旦环境或自身的状况出现了某些变化,那么保健专家在一定背景下推荐的方法或原则也可能反过来伤害到你的身体。

就此种种问题,笔者认为,通过一些命题真假或真伪判断训练逻辑思维能力通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所谓的命题,在现代数学、逻辑学以及哲学、语言学中,是指一个判断(陈述)的语义,是一种可以被定义并观察的现象。尤其数学中,常常把判断某一件事情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例如:两直线平行,则同位角相等(真命题,反之亦真);

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它们的面积相等(真命题,反之失真)
……

众所周知,上面的例子,大家在初中阶段就开始接触了,应该都还有些记忆的吧。

命题,常有四种形式: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其中,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其真假性相同。

逻辑推理时,要想证明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满足条件而不满足结论的一个例子即可;而要证明命题为真,其必然性的考量是非常严谨和严密的。如果就社会生活而言,则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

 

几个教育话题

逻辑推理,比较典型的是存在于数理逻辑各种命题的证明之中。笔者出身数学专业,又在教育领域滚过很长的一段时间,也出版过几本相关的图书,所以不妨先谈谈教育方面的几个话题。

一般而言,孩子学业成绩“比较理想”的不会超过三分之一,成绩不理想或不怎么满意者数量上无疑是有点惊人的。所以,“成人”与“成才”类这个绕不开的话题,至少一段时间里让人有些沉甸甸的感觉。

前面已经提到,由于成长逻辑以及教育理念方面一些分歧的存在,不仅千千万万孩子长年里有种无所适从感,许多家长朋友以及学校老师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困惑。从初期的“上进心”和“爱心满满”,到随后的“努力紧跟”,以及紧张的自我心理调适,再到大家拼力挣扎,身不由己的隐忧、惘然和苦恼,以及无奈、无助中最后选择随波逐流、听天由命…

期间,一些忧心如焚的家长(或师长)在尝试多种努力之后,面对郁郁寡欢甚或失魂落魄、麻木不仁的孩子忍不住会出言呵斥:

“你怎么这么笨?!”

“简直不可救药…”

由此,除了感伤、自责与郁闷,一些信奉“任其自然”逻辑的家长、家人,与信奉“赢在起跑线”逻辑的家长,以及真切地为孩子前途与命运而痛心不已的家人(包括一部分老师)间往往会引发争执,甚或演变成一场场“家庭大战”!

下面就父母家人、学校老师以及社会各界,对于教育教学的一些逻辑认知问题做些简要的分析或例解(注:本文不针对个人,只就教育领域流行已久的一些逻辑问题略作探讨)。

 

 

 

 

科 学 生 活

基 本 理 念

 

 

 

 

生 活 方 式

平台一期

 

 

 

 

 

图片频道

 

 

安康-活力

 

 

艺术-生活

 

 

自然与生活

 

 

校园 生活

 

 

生活-情义

 

 

 

 

 

 

 

 

1.命题与话题:“快乐教育,无稽之谈!”

其基本观点:教育应该是朝着强劲化方向发展。未来依然需要努力读书——寒门学子的出路以及未来生活的需要。持这一观点者曾分别援引几位名校教授的话,认为“快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纯属无稽之谈。

**“心”生活点评:

—— 倡导孩子们努力上进是应该的;当事人以及几位教授自身的教学经历或其成长过程中感受不到快乐,这一点由于多种原因,也可能是一种真实存在。但说“快乐教育、素质教育纯属无稽之谈”,即使不说古今中外几千年、几十亿受教育者,也不说今后多少年以及其他生命的可能性如何,但下这个结论,至少得有一个庞大的样本吧。另外,一万个甚或上亿个样本(实例)能否直接推断出这个结论?答案似乎有点儿悬。

须知,现实生活中万分之一,或者退一步说,千分之一、百分之一的异常,容许悄悄忽视一下,或许可以勉强说一说。可一些当事人调查过多少学生?是否真的连百分之十甚或百分之二的个体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快乐的体验?!

再则,世间除了“选拔式教育”,真的不存在别的教育模式了?如果改变一下以教材为中心,以及强逼性的记背和重复猛练那种手段或方法,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或者说一个重要基点),自主或半自主式的因材施教方式——哪怕其比例从20%、30%提高到70%、80%,结论依然会成立吗?

** 余 老 师 建 议:
如果有关的教育工作者把原题稍稍改变一下,也许会相对稳妥一些。比如:
—— 快乐教育也有局限性,或说有其某种适应性,需要科学、辩证的态度对待之。

2.命题与话题:“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痛苦的……”

**“心”生活点评:

—— 上面我们已经提到,逻辑推理要求是非常严谨的。这个命题中的“本来”是指什么?或者说,这个本来的容量有多大?一段时间里,有人“见分不见人”,推崇拔苗助长式的“拔尖教学”,偏爱满负荷甚或超负荷的“题海训练”,以至也有教育工作者将其称之为“暴力作业”、“魔鬼训练”!

就此,大家需要反思的是:一些学习内容的编排,一些训练方法的采用,真的都是必要的吗?一部分为师者虽然也有其身不由己的现实处境(如有教师考虑到十几岁孩子的身心承受问题,提出班上学生按现实英语成绩分类施教的策略,上级有关部门可也下不了这个决心),但在埋首“课本”与“题海”的同时,自身的知识视野是否拓展了?知识结构是否优化了?或者说“魔鬼式”的教学方法是否更改了…

当年,大自然馈赠的植物世界以及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给了李时珍无限的动力——据史料记载,李时珍小时候天生好动、喜读书,尤其对于大人们讲的各种传奇故事、珍奇事物,以及父亲收藏的那些有插图的医书、药书兴趣多多。

事实上,这样的好学、乐学故事并非孤立的。例如:跳动的水壶引发了瓦特的好奇心;小小的实验室给了爱迪生无限的想像空间;课外阅读帮助笛卡儿踏上了哲学之路;一本莎士比亚作品让罗曼-罗兰如痴如醉;另外还有,老师特有的关怀“点亮”了但丁的人生道路,等等。考虑到篇幅关系,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应该说,教师工作中的一些无奈,是值得同情的。但一些人(校园内外)认知或思维水平的长期徘徊,尤其是逻辑推理上的盲目性、实例评判的随意性问题,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了?这里应该提醒一些朋友,积极拓展知识视野,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教育工作而言是非常必要的。“事半功倍”的道理,我们就不做赘述了。

** 余 老 师 建 议:
如果把原命题做一些改变,可能更客观些。比如:
—— 学习的任务比较艰巨,学习的过程并非都是轻轻松松的…


3.命题与话题:如果学习是快乐,那岂不是所有人都…减负是不现实的,教学需要进一步强化。

**“心”生活点评:
——现实生活中,至少存在着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学习拓展了知识视野,心情比较舒畅;学习有所进步时,受到某种表扬或赞许,自尊心和自信心因鼓励而增强;学习活动帮助人们解决了生活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有一种收获感和快乐感…

就教学活动而言,应该鼓励孩子们努力,然而进一步强化的“王道论”,有些不便认同。强化教学训练说,总体感觉似乎不错,但事情得有一个“度”的考量。要是“强”到人累扒了,得抑郁症离家出走,甚或倒在书桌旁早早离开了人世(比例也许不高,但现实案例已经不可胜计;另外身体素质或免疫力偏低的问题已有一定的普遍性),其得失问题该如何考量?我们还是举一个简单一点的例子吧:

要是一个班级或一所学校里一些学科过半学生甚或三分之二左右都“挂红灯”,天天寝食不安,继续推行“见分不见人”的高难度强化训练,合适吗?也许就一部分家长或单独一所学校而言,“升学率”与“就业率”都是避不开的话题。但有关部门不妨全面调查统计一下,帮人开拓视野、掌握本领的教学活动,一段时间里究竟给多少青少年造成了“高压”、“透支式”的厌学情绪,给多少学校或老师带来了进退两难的困局?!

“方向或方法有时比努力更重要”一说,可能许多人都已经听说过了。教育改与不改,某种意义上都有其“代价”问题摆在那里,关键要看哪一种代价比较大,哪一种代价孩子们甚或整个社会所付不起的。其实,教育或教学的失败,至少不只一种说法。比如:

学科拔尖不明显,往大了说,科技突破速度不够快;
年轻一代相当一部分人的人格不健全,学习兴趣被磨灭,人常常晕乎乎的,追求享乐主义甚至被无形的“娱乐致死”心魔给缠上了;
一些人科技能力超前,但“初心”不幸失落,甚或道德渐渐沦丧,所谓的科技进而成了人类的噩梦…

** 余 老 师 建 议:
事实上,单纯地认为“多写多记多练就能多学到知识”的思想意识,曾被一些学者不客气地称之为“笨蛋逻辑”。如果把原题的一些思想观点拓展变通一下,其逻辑性问题就不会显得那么尴尬了。比如:

——学习的过程,并非人人都能充分感受到其中的快乐的;单纯减负,就当前民众“升学率”期待而言似乎不怎么现实;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破解深层次的困局。


4.在“再苦不能苦孩子…”的逻辑大旗下,一些人想到了“帮”中小学生逃避寒暑假作业…

**“心”生活点评:

——有不少人觉得一个字写50遍总比写10遍、20遍好,一种类型的习题做10次也比做2次、3次强…由于生活背景的不同,思维方式以及逻辑认同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既有人把相对复杂的教育活动等同于寓言故事中的老婆婆“铁杵磨针”行动,也有人信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逻辑,大有一种人人都牵扯着、捆绑着往“技术专家”或“发明家”、“国际活动家”道上奔的味儿。然而,与前面两者相反的是:一些人头脑中却拥有了另一套逻辑——帮中小学生逃避寒暑假作业,而“再苦不能苦孩子”便是他们高举的一面旗子!

应该说,社会教育机构如果考虑为相对弱小的孩子扶一把,送一程,或者为部分特殊家庭分担一些实际困难,都是可取的,也是值得称道的。事实上,无论什么年代,中小学生身心方面大都会面临一些实际“承受力”的问题。据一位教育工作者回忆,他读过的两所学校当年都有学农基地,家庭住址偏一点的到学校就得一小时左右,学校到基地路程也与之不相上下。十三四岁(大一点的一般不超过十六周岁)的孩子,光空手步行到基地就有点疲惫的感觉,若要随带土粪、工具以及作物等,那种无助感,那种无奈的心情,可能不比应试教育好受多少。人人学外语暂且不说,分田(承包)到户那阵子,集体时期联合运作的农机具、生产模式迅即失去先前的那种支撑作用,孩子们不要说背公式、背单词了,课堂上也常常见不着人——他们被家人叫回帮翻地种粮或搞养殖业去了(尤其那些家庭劳力不足的学生)。辍学率高的地方(学校/班级),三、五年下来甚至有超过50%的!

那时,没有人为此发一点声吗?自然不是。可即使有老师或孩子发了声又能怎样?若干年之后,独生子女队伍崛起,生产条件也有所改善,可随着课业难度的加大,作业分量的增多,孩子们的“苦相”再一次被激发。就此,有人出声唤喊一下:“再苦不能苦孩子!”应该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不过,凡事不能走过头,搞“作业代劳”或“有偿作业”,对孩子们有多少益处可言?

** 余 老 师 建 议:
“再苦不能苦孩子”,应该是文明社会的一个基本理念,但这并不意味着成长过程中不能吃一点苦,受一些累。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如果将适当的“苦”与“累”作为教育或生活磨砺的一部分,同样是人生的一种“财富”,甚或是“幸福”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所欣赏的是:切实帮助孩子们解答一些疑难,给孩子们补上断裂的知识链,给他们“跳一跳就能有所收获”的一些安慰,一些希望… 由此,原题是否可以改为:
——不要让孩子们长时间“浸泡”在那些机械重复式的题海中:“来,给你一只有力的援手,让成长少一些烦恼,让学习多一些乐趣!”


5.命题与话题:“让你成为完美的外语学习者:日常生活中只说某语,把某语作为唯一的语言… ”

**“心”生活点评:

——语言,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工具;学习语言,有一个合适的环境非常重要。另外,要是能够多看一些相关的语言类书报、节目,身边备一两本字典,包括双解字典等,大都是有益的。对于“学好外语找工作以及读研都很重要”之类的提法,也大可以认同。然而,有一种提法,说学外语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甚或提出“从娃娃抓起”,或说有一种“轻松、完美的门道”——即把某语种作为唯一的语言,每天多学一点,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会变得非常的简单。与此同时,还有某语言学家表示: 语言这种工具知识在中学就应该学好了……

其实,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或者说存在着多个侧面。一个孩子,如果花大量时间拼命学两种语言,甚或侧重攻读一种新的语言,那么生活常识、自然知识、数理与科技信息的学习时间就会相应减少,还有同样不可或缺的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又该如何培养? 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资不错以及日后需要专门进行国际交流的少年儿童,对于其他众多的孩子而言,把学习纯知识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或掌握一种或然性的工具,是否有种得不偿失的感觉?

记得一家大型媒体曾请几位嘉宾就低龄留学问题做过一次访谈。期间,一位留学机构低龄部负责人的分析应该说还是比较客观的,可渐渐的话语中多少显得有些失重了——其原因也许不必细说。事实上,如果父母从事国际交流活动,或者当事人将来参与国际事务的可能性比较大的,早一点学习相关语言、考察一些与留学相关的人文环境等,也算是因材施教的一种考量。但低龄留学,经济基础似乎不必多说,其身心适应问题,目的地的生活环境、社会治安水平以及母语缺失日后如果回国发展的障碍问题,可能都是需要认真掂量的。

** 余 老 师 建 议:
一个人工作或学习上有所突破,相对而言比较容易。但如果对生活,对未来想做一些全方位的考量,并不轻松。由此,原题是否考虑稍稍做一些改动。比如:
——让你成为与众不同的外语学习者:日常生活中多听、多说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在生活常识、人文与科技素养有了一定的基础后,不妨试着用该种语言作为日常交流的主要语言…

 


(注:上面所述,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欢迎通过短信或电子邮件批评指正!有关教育类问题,我们有几个板块的专题讨论,这里暂不做铺陈了/另顺提,由于其它一些事务,我们可能需要稍稍休整/缓冲一些时间,请予见谅)。

安康/

权益/

财富/

规章…

//待


-------

 

  事实上,如果人类能够自检自省一下的话,各种心病、抑郁症也好,各种癌症,包括一些恶性事件也罢,多是由某些现代生活方式催生的社会性疾患。一定程度上而言,还是一种舍本逐末、饮鸩止渴——只顾产值或某些科技的突进,而无视生命、无视未来、无视社会大科学的“幼雏病”… 

 (很多事情出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经济的灵魂”被丢弃了,而社会(大)科学的任务就是要把经济与生活中的“灵魂”给找回来。/顺提:科学或相对理性的逻辑,我们以及不少学者朋友正在克服多种困扰积极探索、疏理中,因为那怕一小部分对社会对大家也是有益的)

——《生命红绿灯:现代生活方式病与革命》节选(余仲宇 连启正 耿燕 著/ 中国文联版)

 

 

  生命的“十字路口” 话生活初衷

 



生活方式网 //www.ks006.org(原浙备www.yuyu2166.org)网站地图联系方式 中国 浙江 Zhejiang China

( 文教社科生活类独立网站,书稿等内容版权属“心”生活-新文化所有,未经授权请勿它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