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科学

生活·命运
生活家居
生活·成长
生活与教育
生活·习惯
生活与情感
生活·伴侣
生活与代际
生活·梦寻
生活与财富
生活·生计
生活与生机
生活·艺术
生活与视野
生活·高度
生活与逻辑
生活·心活
生活与修炼
生活·学力
生命与活力
生活·方向
生活与境界
生活·社会
生活- 升华
  您当前的位置 :生活方式首页 > 生活-教育

 

 


 

 

“起 跑 线”

"牛校"学霸"

学好和好学

 

"殿 堂"考 量

特色与实验

部长之叹

 

课 程 探 微

教材之盲

学分=学识?

 

杀"鸡"取 卵

"培训"有术

"骄子"多惑

 

校 园"沦 陷"

"园规则"

天真与混沌

 

怪 圈 魔 圈

“题海”沉浮

“分裂”症候

 

新 新"郑 人"

“霸气”高考

人在“证途”

 

教 育"迷 羊"

情理之失

人生之逆

 

成 才 问"道"

教育之本

学养涵养

 

 

 

 

  毋庸置疑,我们的教育事业与前一个时期相比,面貌与人才队伍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里,如果说看不到几十年来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主流,会失去必要的信心。那么看不到教育领域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也会丧失应有的警惕。

  无须违言,许多地方以“考”为中心,以“分”为目标的思想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清除,还在继续影响、主宰着众多学校师生、青少年儿童家长以及社会其它的各个方面。

 

 

 

 

  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应该说比什么都重要。

  可现今的教育机制培养专业人才尚显有余,在通识教育方面却依旧是步履维艰。

  ——教材固化现象不轻,与此同时,有些论断或史料还带有某些人物浓厚的主观色彩(不少东西可以说经不起时间的~);

  ——学校教育方式方法上,又多少有点偏好“记”“背”和“题海战”,学生要补充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有那么点品质的东西非常不易!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许多人推崇早学、多记、猛练,名曰“赢在起跑线”。对此,我们认为“工具”至上,拔苗助长,常常得不偿失。众所周知,人生舞台不比操场上的“百米冲刺”,严格意义上讲,倒是一场讲内力、比韧劲的“万里马拉松”。

  只可惜由于时代的某些局限——

  不仅那些平日忙于应付各种琐碎事务的家长们认识不足,就连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也大都不愿/不便正视这个问题!

 

 

(《青少年教育问题反思》2001内人版/余仲宇 徐 奋 连启正 责编莎日娜)

 

 

  本来,让青少年学生重考试求高分并没有什么可说的,然而多年来我们大家所付出的代价未免太大了,也太沉重了。

  我们的教育目的毕竟是要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绝不是只要培养那些单纯、狭隘的“应试机器”,唯利是图、利令智昏的“经济人”,更不是“见分不见人”的让那些正在成长中花季少年一个个地悬吊在“金字塔”下痛苦、凄厉地挣扎,甚或栽倒在 ……

 

●失重的“殿堂”

 

 科学的生活理念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青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一大重要基石。

 几年前,浙江一位“温和省长”就被教育话题惹火了:“我看高考制度已到了要解决的时候了, 这样的标准已经误了我们几代人了!"

 

“半成品”与“残次品”


  2003年2月,某校计算机系一名大一学生,在长时间泡网吧玩游戏后呼吸中止,送医院认定“脑死亡”。不久,有媒体爆出“一名中学生被7个同窗持续摧残成弱智”的校园暴力事件。去年,“足球上帝”马氏病危,据一些知情者透露:病灶是“心脏不适”,病因是“吸毒过量”……

 

 众所周知,上医院并非我们生活目的所在,更非亿万生命的必然。就个体而言,最好的“保健师”是自身的心智素养和免疫系统,由于学校及家庭教育取向重技艺、轻人文,重学历分数,轻素质修养,急功近利的超限教学,不断加码的统考、统练,“题山”、“课海”,还使生命在学生时代就超负荷运转,免疫系统因承受过大过多的压力而遭受损害。

 

  另外,奉为神灵的“应试教育”是一种简单、低级扭曲了的教育。那“病态的竞争”使人的情绪易感易变,易受暗示影响;“一人升学,众人陪读”,许多生命由此丧失了自信与意志。由于心神无所寄托,自卑与叛逆心理结伴而生,考时昏天黑地,头痛欲裂,考后便不分昼夜地疯玩——不少人表现为行为不能自控,有的近乎疯狂!你晚上不让他们去网吧、灯红酒绿的场所,或在外宿夜,他或她就会大发雷霆,甚或扔下一句:“不让我出去就死给你看!”由此让你或你的家人心惊胆颤,手足无措。

 

 

 

 

科学生活

基本 理念

 

 

 

 

生活方式

平台一期

 

 

 

 

 

图片频道

 

 

安康-活力

 

 

艺术-生活

 

 

自然与生活

 

 

校园生活

 

 

生活-情义

 

 

 

 

 

 

 

 

  事实上,已有材料表明,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成为健全的生命个体,只能算作“半成品”、“残次品”!有的孩子在分数与学费的高压下,早早地离开了学校,十五六岁,二十来岁的人连应对雷电、煤气、火灾等最基本的生活常识都不知道,有的被没完没了的考试折腾成强迫症。而相反的是,一些人跨进高校大门后,在父母卖血卖粮换钱交学费的困境下,随意抛弃学业,将大部分时间花在打牌、上网聊天、玩游戏上。还有的踉踉跄跄地癫出校门后,人即将临盆了却仍“鏖战”在网吧,直到被巡警们抬进医院。

  由于教育的偏误,一些人外语水平或电脑技术响当当,可大脑反应却非常的迟钝,他(她)们中一些人有的听信馋言被卖进红灯区,有的则不明不白地做了他人的“二奶”、“三奶”,并把堕胎当儿戏,导致终身不孕,还有的女生与人相识两个多月就有了身孕,在由于生活习性等因素明知自己没有真的喜欢对方,也不准备嫁给对方的前提下,却要把孩子给生下来……

  二十多岁的人,其思维与行为竟简单到如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顺提,拼命地背单词,考TOEFL或计算机技术之类的,还使一批年轻的医护人员写个病历之类的常常成“一盆糨糊”,平日里滥用、乱用检查仪,却不履行认真观察、如实记录病情的义务,有的求诊者十几元就行了的却让你花个四五万元也没能得出个什么结论,前不久就有一个少年因此而留下了既不能正常进食行走,也不能正常大小便的“脑膜炎后遗症”。

  有人说,这是个“方便面”时代!由于学校人文学科砍了又砍,一些人即便念上十八九年的书其生活(生命)问题上的低能、无知却依然如故。事实上,如今不少家庭“精神暴力”的施暴者与受害者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且多从事“白领”职业。有位女士吐露,她结婚后发现其丈夫才华横溢的外表下,隐藏着很多的无知和自私。

  另一位人称“女强人”的白领,在外人眼里她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可十多年来她一直在承受着“家暴”的折磨,面对丈夫的蛮横、自私,她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默默地将屈辱的泪水往肚子里咽。也曾有博士坦言:“导师”们既不关心他们的基础素养,也不明确他们的培养目的,似乎读博后的唯一出路就是“留洋”,所学的知识仅仅是赚钱的砝码,甚或铤而走险的一种工具!

  时下,一些人平日里麻木不仁,出了问题又只会相互推卸责任。比如有位“市长大人”,面对一些百姓的“犯上”之举,曾尖刻地说:“打开牢门塞进去,‘砰’的一声,大门一关就啥事都没有了!”几年后,直到他自己被押入大牢,才想到了生活的另一面。

  近些年,有多少“骄子”前赴后继的栽倒在钱色陷阱之中,成了一只只“断了脊梁骨的赖皮狗”!如一个名牌大学的“高才生”,人到中年却学网恋,妻子被他视作“草芥”,后又被逼得跳楼自尽。而几年后,他又告诉亲邻,说网上下来的那条美女蛇“背叛”了他。家庭剧变的事,却认为自己是无辜的,没有丁点儿的愧疚感。

  去年,一个留过学,戴着“博士帽”的女局长,竟被一个做临时工的小青年骗得财色情皆空。一名大学教授,一次被一个小骗子骗走了二三十万元后也一气生了病!可以说,生命中真正的危险是缺乏人文素养,浑浑噩噩,贪图享乐、脾气暴躁……

  无论中国的“马加爵”,还是美国的“马儿沃”,他们先前都是父母师长眼中的“好学生”,学科竞赛的“优胜者”,但残破、残酷的内心世界,却先后使他们成了众多生命的“克星”、“夺命鬼”。

 

——《生命红绿灯:现代生活方式病与革命》节选(余仲宇 连启正 耿燕 著/ 中国文联版)

 

 

 

 

 

磨合期的伤痛

 

●在罪渊中沉浮 

 

●润物“细无声”



以“人”为本:走出“分”“塔”幻影

 

 

校园生活组图

 


八面来风——

  关于高知人才双刃剑效应问题,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百万留学”故事:她家境优越,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在国内上了一年国际班后去欧洲留学(花费100多万元)。回国后找过工作,可2000元左右工资根本看不上,父母双亲自然也不愿意孩子受委屈。后来,当事人一边在家看股票,一边备考公务员,可大致一年时间又先后放弃了。近来几乎“专职忙相亲”……有关方面提醒家长朋友:不要过分溺爱孩子,亲人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据1403《现代金报》)

  放眼高校圈,伤害事件并不鲜见。无论是互害还是自残,其实都是青春中毒的结果,可人们往往只是感到痛心,却很少去检查让青春中毒的土壤。植根于应试教育土壤,人格的塑造、心智的培养往往被置于偏僻的角落。当教育无视人的存在,人性的畸变和垮塌又怎能避免?须知,良好的教育面向的是人,塑造的重点应该是人格,而高校是陶冶人文情怀的场所,高等教育应该由冰冷的人才工厂回归人文校园,在践行培养“对社会有益人才”的同时,更应注重对人才的人格塑造和心态培养。(时言平1402新华每日电讯)

  教育部出台考试招生制度“总体方案”,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一年多考等“实施意见”,到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同时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规范办理入学手续。强化义务教育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的目标任务。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北大考察时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广大青年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同时指出:教师承担着最神圣的使命,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

 

*2018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浙江名师网

*盛世豪一行来我校调研指导-浙江师范大学

健全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体系的措施 -余海明

教育部党组:筑牢教育强国建设之基2022 6

— —

*我们前些年曾经出版过两本教育领域相关的书籍。近年,就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得失与方向科学类问题,想约请高师院校以及当地一些教育工作者展开进一步的讨论等(注:问题讨论只就某些现象展开,而不针对特定的学校或一些相关当事人/拟邀请名单基本包含大中小学各个层次,有的已联系),可由于文化及出版领域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版权保护的缺失、稿酬经费保障问题以及文教事业被边缘化等,有关工作 ……

**限于当前形势,提出约稿难免会出现一些尴尬的事情——无须讳言,市场背景下近年搞事业者常常自喻为“现代孔乙己”。所以眼下不得已,暂时只能说欢迎有关老师来发表自己的一些高见(体会或观点-也含“精短语录”/当地部分教育骨干一般可通过余老师手机联系)



生活方式网 //www.ks006.org(原浙备www.yuyu2166.org)网站地图联系方式 中国 浙江 Zhejiang China

( 文教社科生活类独立网站,书稿等内容版权属“心”生活-新文化所有,未经授权请勿它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