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生活-新文化·心海波影                   

书园内外
校园雅俗
家园冷暖
乐园得失
职场酸甜
情场恩怨
官场清浊
市场黑白

 

学业情感* 智慧宝典* 生活方式* 观点交流* 教育反思* 心海波影* 财富真经* 创富舞步* 发展优化* 命运抉择*

 去生活新首页

 

        《心海波影》

 

  本书试图通过对“校园一族”由现象到本质的剖析与透视,来揭示、反映在新旧体制交替和碰撞中的一些

比较复杂的问题。笔者企望以此来唤起社会各界对“灵魂工程”和“灵魂工程师”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并为

社会有关方面决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1993年确立选题)。

 

         目  录              责编 张桂生 子佳


 

前言

上篇躁动的“灵魂”    

“海”边剪影

“胜利”大逃亡

无情的冲击波

中篇心海探微

一、失重的“家园”

生存的尴尬

住房!住房!

“梅”悬半空

难圆“鸳鸯梦”

殿堂失去了圣洁的光环

无形的“十字架”

风潮滚动

二、心有千千结

掌柜的“武大郎”

排解不了的“孤岛”情结

唉!如今的“小皇帝”

 

 

心结如麻

令人胆寒的“夹缝”

试着“换种活法”

理性在高处召唤

三、失衡的“天平”

“凭什么站讲台不如守柜台”

“老九”成了“等”外品

天时、地利、人缘的阴影

顶梁柱的工作与“小字辈”的身份

评价标准的迷失

●那“胡子”的份量

●“博士”也有三个等级

下篇殷忧与沉思

黄牌:已在前方亮起

关闸的可能性

百年大计:把“根”留住

以博大战胜狭隘——走出自我

后记希望的晨曦

 

               

   

               上篇:躁动的“灵魂”


  当历史的脚步匆匆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浪紧追一浪,一浪高过一浪的经济大潮直将整个东方古老的大地涌动得热腾腾,火爆爆。“经商热”、“三产热”、“出国热”再度掀起,“市场热”、“股票热”、“开发热”异军突起。一时间,潮起八方,几度“热”浪翻涌,万众“下海”竞渡。工人、农民、歌星、影星、学生、军人、政府官员、知识分子……站在二十一世纪门前的人们,谁也不敢错过面前这一事关兴衰成败的历史性机遇,纷纷做出了各种主动、被动或半主动半被动的反应。市场经济大潮以其锐不可挡之势,席卷了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也冲击了人们数十年所构筑的价值观念、生存准则和人际规范。

  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社会历史过程,传统的凝固、僵化被突破的同时,原有的平衡也随之被冲破。“下海”、“跳槽”不断地搅动着千万黎民的心魂,也不时地骚扰着众多“灵魂工程师”的心绪。有人提出:今天,是中国知识分子最苦恼的时期;今天,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兴奋的时期。一方面,传统的价值体系、行为模式已为时代大潮所肢解,基础科学、严肃文化,市场竞争软弱无力,文化、教育等领域出现了知识价值与其市场价格的严重反差,知识分子清高自负的生存姿态被击得七零八落。他们中的许多人背负着传统与现代的各种矛盾,已不能够安心地置身校园、端坐书斋之中,不少人身不由己地卷入了现代经济的洪流和漩涡。另一方面,科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知识,都需要拥有真知见灼的人才,摆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面前的天地又将是十分广阔的。希望与危机同在,他们已拥有了较多自由选择的权利,可以做出与自己的兴趣、能力相适应的选择……

  困惑、焦虑、苦恼、悲叹,企盼、选择、徘徊以及奋斗、进取和欢乐已在他们的身上错杂地扭缠在一起——

 

中篇:

一、失重的“家园”

在生活住房问题方面……

二、心有千千结

三、失衡的“天平”

                评价标准的“迷失”


  合理的肯定性的评价,能使当事人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内心的成就需要、尊重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从而激起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进一步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如果一个人所作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得不到应有的肯定,甚或得到一些否定性的评价,这样虽有可能激起当事人新的努力,但更多的则会使当事人的自尊心受到挫伤,导致当事人心理失衡、情绪低落、积极性下降。

  显然,对于较为注重精神生活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一个公正的评价,一句赞许性的言语,其激励作用并不亚于一定数量的物质奖励。然而,如果学校或有关方面对精神激励的合理性、公正性注意不够,处理不当,就会使一些教师的心理产生不公平感。其实,实施评价时,每位教师都会将自我评价与外界评价相比较,将自己的努力与成绩跟他人的努力与成绩,自己所得的评价与他人所得的评价相比较。相同的绩效如果得不到相同的评价,甚或评价倒挂,就无法让人心理上认同,从而会出现隔阂,严重的可引发对立情绪,形成逆反心理。因此评价也是一门科学,既不能由少数领导人凭印象说了算,也不能简单化地大家举手表决。评价不足和评价过头,评价片面与评价虚假,都会造成褒贬失度、良莠不分,伤害广大教师的忠诚性、积极性,导致人心游移,组织涣散。

  这就涉及到评价科学化的问题,即评价标准的科学化,评价方法的科学化和实施过程的科学化。教师的劳动是比较复杂的,有时真难于进行准确的评价。

  首先是劳动对象的复杂性。教师的劳动对象,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物质材料、普通动物,而是具有一定的思想、情感,个性特色各异的活生生的新一代接班人。他们是来自四面八方、千家万户,带着社会的各种影响进入学校的。可以说,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特殊的世界。因而,教师的劳动对象不可能像物质品那样可以按固定的工艺流程,统一的模子、型号来铸造。其“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具有其他劳动对象、产品所无法比拟的社会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既不能随意“淘汰”,又不能简单“回炉”。既要按一定的统一标准培养学生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其次是劳动内容的复杂性。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既要使学生学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又要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生活,承受一定的社会关系并与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作斗争,能动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再则,教师的劳动过程是复杂的。一般劳动的过程——程序、进度、成效等,比较易于受意志努力的调控。而教师知识能力的积累、思想品德的形成及其传递、转换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劳动过程。比如思想品德课,为了讲好一个专题,做教师的往往要借助于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学、创造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借助于古今中外的大量史实。而且,教师劳苦的成效如何,也较难于以教师个人的意志努力为转移。比如为转化一个差生,做教师的左思右想,费尽许多心血,但其结果未必能令人满意。教师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使教师的劳动具有特殊的复杂性。

  另外,教师的能力需要也是比较复杂的。对于有关的教育内容,教师必须首先理解、掌握它们,把凝聚在教材中的智能、情感、世界观等完全转化为自身的智能、情感和世界观,而后再通过一定的教学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社会活动能力、实践参与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思想管理工作方面的能力等,将其“内化”到学生当中去。

  令人遗憾的是,实际工作中,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教师的评价长期沿用智育至上的方法,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师业务水平、工作成绩的首要甚或惟一标准。“万般不足论,惟有分数高”,并以此作为教师转正、晋级、调资、奖励的依据。有的即使也对教师提出过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修养、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但总处于“虚”的地位,并未真正进行落实。


   ……

              “博士”也有三个等级

   ……

  (1) (2) (3

 

心海波影 , 余仲宇 徐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1年书目信息- 全国大中...

【征订号】 【书名】 心海波影 【丛书名】作家新视野丛书 【作者】余仲宇 ,徐启华【ISBN】7-5059-3793-6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定价】CNY96.00 (全...
www.cpin.com.cn/...快照 - 预览

 



www.ks006.org(原浙备www.yuyu2166.org)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