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宇文化·金字塔

书园内外
校园雅俗
家园冷暖
乐园是非
职场酸甜
情场恩怨
官场清浊
市场黑白

 

 

      幽咽如丝:"金字塔"下的呻吟(节选)

 

爸妈:
对不起!
请你们不要太伤心。我其实也很想永远陪伴着你们,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同伴,离开这个缤纷的世界,可我已疲惫不堪,大概也找不到上去的出路了……我虽也希望自己多学点知识,但那没完没了的作业、考试,还有什么"分数"呀,"名次"呀太折磨人了!我已经下决心要走了,希望爸妈坚强一些……        
                          ×× 绝笔

  

  这是一位品学不错的女孩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留下的一封遗书。女孩的家长在分析其原因时从内心深处感悟到:孩子是只注重分数、以考取高一级名牌学校为目标的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他在提请同龄青少年朋友吸取教训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同时,也希望由此能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与思索。
   

  事实上,当今社会生活中有一种无形的"金字塔",即由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及研究生院、留学生"俱乐部"等等,以"分数"为基底层层叠加而上"塔"顶金光闪闪的"文凭"、"学历"膜拜物,在其种种利益关系的牵扯下,唯"分"是从、"捆绑"式的教育教学模式有着极为强盛的市场,由此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悲喜剧几乎每天都在各地上演着。一边是各种考试"成绩每每刷新","纪录不断打破",一边却是众多中小学生身上负担沉重有加,以"分"治教、分数升学竞争如火如荼,无数稚嫩的心魂则在"分!分!分!"的黑洞中痛苦地呻吟着--

 

              

                "我们匍匐在地狱里"
  

  青春年少,如诗如梦,人们也因此常说"少年不知愁滋味"。然而有多少人知道,即将作为世纪主人纯真无邪的孩子们现今面临的是怎样的一种危机,流露出来的又是怎样的一种心态?
  

  "为了'迎接'明年市里六年级的毕业统考,我们班主任给每个同学的家长印发了一封信,要家长监督我们学习,每天从早到晚都要忙于写呀、背呀、做呀,我们实在受不了。不久,老师又把我们语数之外的课程全给砍了,'题海战'、'课时战'越打越红火,班里不少同学出现了头疼、头晕症状,有几个同学后来不堪忍受这样的学习重负就在中途退学了……叔叔、阿姨,我们就要累死在起跑线上了!!"
  

  镜头一:某市市郊一处民居。一张方形的餐桌上放着一只六、七公斤重的大书包,边上的小男孩昏沉沉的,上下眼皮已在不停地打架,看样子是快要支撑不住了。此刻,墙上挂钟的时针正在向11时逼近。而小男孩的面前还有一叠油印的空白算术练习纸,似乎正牵扯着不让他静静的睡去。
  

  镜头二:某初级中学一个初三班教室。下午第五节课下后短短七八分钟的时间,几位任课老师蜂拥而至,在每个同学的面前一起撒下了40来张复习讲义与模拟自测题。
镜头三:一个暑气蒸人的夏天。在街巷尽头的教学楼里,数百名高二学生正在接受补课,而一眼望去,教室内却见不到学生的身影,只有一堆堆书册如一个个"小山包"鳞次栉比地爬在那里。
  

  其实有人统计过,爬在这些同学课桌上(下)的题集、练习册及各种资料人均超过90种。"苦役,从七岁开始!"一次,有位高一语文教师在批改《我的--(欢乐、苦恼、愤怒)》选择性作文时发现有92%的学生选择了"我的苦恼",他们为"作业多、不会做、学不进去"而苦恼,为不被父母师长的理解,无边的"课时"、"题海战"而苦恼……
  

  事实上,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学校老师以分数比高下,见"分"不见人,唯"分"是从,长年这般的岂能不生弊端!1999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刚过,武夷山北侧的信溪江畔一名年仅八岁的小学生竟活生生地暴死在课堂上。据当地传媒透露,小姑娘节后第三天从上午第一节课听写词语起,一直到下午1点30分左右没完没了地做老师一二再再而三布置的各种名目的作业,连中午也未能回家用餐,终致过度压抑紧张诱发脑血管破裂而倒卧在课桌旁毕命夭逝。
  

  青少年儿童的头脑本不是一个要被填满某种东西的容器,因为成长与科学的创新思维都是需要一定的空间的。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前不久就此颇有感受地说过,他要感谢他的老师和父母,因为那时老师和父母比较宽容,给了他成长所必需的自由和空间。可如今一些教育者往往急于求成,拼命似的加码施压,十来岁的人哪里承受得了。一位才八岁多一点的小朋友,他的书包却有16公斤重!另一个还不到七岁的孩子,9月份进入校门后老师总是每天要求他们放学回家抄写生字,一个字要写15遍、2O遍,晚上作业要做到九、十点钟--结果只三个月多点点的时间,小男孩就哭闹着不要再上学念书了。"物极必反"!这可是一个人人须知最基本的常识性的东西。然而急于求成的父母师长们往往把它给忽略了,许多无奈与尴尬就是由此而生的。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一个业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又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其实,一个人进入社会所需的知识,是无法全部从学校教室中获得的,随着知识更新周期的日渐缩短,知识的广夥性与时效性正日趋突出,现代人大部分的知识往往得在日后通过自学与实践等其它途径来取得。由此易知,引导青少年学生培养认知情趣掌握认知方法,比直接教他们接受知识本身更有意义,也更为重要。作为"点燃智慧火种"的父母师长们,平时本该从"兴趣"问题入手,积极致力于激发受教育者的求知欲望,培养其良好的个性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可不知怎的,一个时期以来,许多施教者在教学工作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做知识的搬运工,进行简单的灌输,"我讲,你听",一天到晚要同学们读、写、背、算没个完,内容丰富的理学、史学、语言学等等都变成了相应的应试学、测试标准学,教学识记要求也不停地向上浮动,一年比一年高,天真活泼的孩子一旦进了校门,就注定开始了马拉松运动员一样容不得多喘一口气--极其艰难困苦的长途跋涉。"西方有个贝多芬,东方有个'背多分' "。 "A、B、C、D","甲、乙、丙、丁","大重点"套"小要点"……学生们"高分"的背后,大都是由大量的读、写、背、练和超负荷的课时、作业、测验堆积而成的。为使学生得到一个较好的分数,做教师的往往不顾一切地加班加点,增加作业强度,加快教学进度,加大测试频度,竭力往孩子身上施压加担子。课时多,作业多,教学资料泛滥,活生生的孩子一个个都成了教师记分册上苍白而近乎干枯的符号。尽管社会各界屡有呼吁,教育行政部门也三令五申,但一些地方往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收效甚微。

  为迎合社会上一些人对高"升学率"的渴慕之情,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考核重"态度"、轻实绩,他们默许、暗示甚或明令做教师的加班加点,与学生一起耗时间,拼体力。学生们常常是"6进6出"、"7进8出",各地随意拖堂加课、延长学生在校时间的现象十分普遍。有的学校规定学生每天早上5点40分到校,晚上8点一刻下课回家,风雨无阻,在校时间长达十四五个小时。一些中小学生由于怕迟到,后半夜就不能安心睡觉,因为若迟到,会被记名,要挨批受罚。他们天天摸黑去学校,摸黑回家,寝不安眠,食不甘味,经常叫头晕,身体也日趋消瘦。对此,有知情者不无忧虑地说:"中小学阶段正是青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每天十多个小时的学习劳作,不用说十多岁的孩子,就连大人们也吃不消呀!"

  我们前些时候常闻一些初、高中学生抱怨"活得太累",其实这些学生不仅平日要加班加点,就连周末、寒暑假期中也几乎天天都在补课、考试作业堆中打转。十几岁的人,本来多么希望能痛痛快快地过个周末呀,可每当星期天,不少学校常常是上午安排"补课",下午让学生回家做作业。就是实施新工时制后,一些学校也仍照"补"不误。说是"补课",其实是为加快进度上新课、搞模拟测验。再就寒暑假来说,师生们经历了长时间紧张的教育、教学活动后,都需要在身心等方面得到必要的休整、补充;而且,气温、天象等客观条件也不允许师生们再在教室里集中从事课业活动。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本可以趁此机会自觉自愿地从事一些自己所爱好的活动,学习一些社会生活知识,接受一下大自然的陶冶……然而,每每随着酷暑假期的到来,各地的"补课热"也往往随之急剧升温,相互攀比,各自加码。普通中小学校的老师说:"重点学校都在补,我们不补行吗?"而重点学校的领导又说:"不补课,我们的名牌怎么保?"各类毕业班贪多务得,一意孤行;一些初一、初二甚或小学三、四年级之类的非毕业班也秣马厉兵,不敢人后。于是,各种名目的补习班、辅导班、训练班、开发冲刺班漫山遍野,层见叠出。十多岁的孩子就像小鸟一样,一年四季被困在"笼子"里,埋在"题海"中,有的几十名学生挤在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的教室里,一坐就是一整天,头昏脑胀、汗臭四溢。不参加吧,惟恐今后的功课赶不上,够自个儿受的……为此,有人直言不讳地指出:现今中小学生学习时间之长、负担之重,实属"空前绝后"的。

  "在校待到昏天黑地,回家做到夜半三更。"为了所谓的"班级荣誉", 为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各科任老师总是一味推崇"多读"、"多练",不择时机的争着印发布置大量的作业,这作业有书面的,也有口头的,口头的多为背诵--背单词、背词解、背课文、背公式、背主题思想……在校向老师、组长背,回家向父母大人背,而书面作业多为机械重复的抄写和大量的习题、练习题。作业本也名目繁多,仅属语文一门学科多的就有十来种,什么"预习本"、"生字词组本"、"抄写簿"、"听写簿"、"作文本"、"周记本"、"课后练习册"、"达标训练册",等等。此外,初、高中及小学高段,即使是非毕业班,任科教师也常常要在原有作业资料外再印发什么"巩固题"、"补充题"、"过关题",孩子们由此被搞得无所适从,苦不堪言。而且作业来不及做或做错了,往往会被加倍罚做。一个九岁小男孩生字听写没过关,被罚写了100遍;一个小学六年级女生由于部分寒假作业未完成,数学老师罚她到黑板边站着上课,生病了也不能坐(有消息说,时间竟长达两个月之久)……更要命的是为了孩子能"出人头地",一些做父母家长的也不顾孩子的实际承受能力,与学校老师一道下狠劲,加码加压,不时地数落、责备,让人喘不过气,直不起腰,整颗心被一种"黑云压城"、"怒海飘零"--无可言表的郁悒沮丧感浸缠着,无从解脱。

  另外,每当学期进入最后一个月,新课大都提前结束,师生共同进入冲刺拼搏阶段。此时,一些"主科"几乎每天都要抛一张复习题或一份模拟试题。一次在年度大考的前一天,有位初二年级学生将自己本学期中保存下来的几叠训练题、测试题和复习题数了一遍,总数共达170张之多。至于初高中毕业班,有教师曾作过粗略的估算,仅一个学期印发的试题资料一般就能突破300~400张大关。由于作业量多,难度又常常偏大,有的学生绞尽脑汁,做一道题目化去一、二个钟头也不知从何下手,一天下来通常是头昏眼花,四肢麻木,到了晚上更是恶梦绵连。为此,有人毕业后把母校比作"地狱",把中学生活称作"集中营"……
  

  "我不知道是否有天堂,但我相信有地狱。我现在正匍匐在地狱里,十八个春秋我走得好苦好累,我盼望那'黑色'的七月快快到来,不管结局如何,我只求让我早点结束这梦魇般的生活。"

  这是一位高三女生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担,食不甘味、夜不成寐,黯然神伤地在日记本中写下的一段话。其实,许多青少年学生除了课时、作业方面不堪重负外,还有一个频繁考试引发的让人难堪的"考试综合症"问题。自从作为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用来分析、调整教学过程的考试理直气壮地登上"龙宫宝座",东亚诸国"考试村"、"考试街"以及欧美等地"考试产业"的崛起,"考!考!考!"成了许多教师调教、整治学生的一大法宝!那些苦于无法摆脱升学率、优秀率压力的课任教师,为了保证"战绩"显赫辉煌,亦或为了有个合适的"交代",常常采用以"毒"攻"毒"的办法,歇人不歇马地用考试轮流"轰炸"学生。不仅考试内容超纲、考试次数频繁,而且考试成绩每每排队、张榜,频频给班上的学生施加压力。有的小学,仅低年级语、数测试的次数每学期都不下20次。而一些初三、高三生反映,他们一个上午参加三次测试的事已遇上好几回了。就这样,小小年纪竟被那恶魔般的考试、考分压得喘不过气来,考时战战兢兢,考后恶梦不断,还常常出现头昏、低烧、厌食、精神恍惚等症状。据有关方面调查,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孩子因考试问题而引起严重的心理障碍。有的看着、做着,突然伏案大哭,而后又边哭边嚷着"我受不了啦!"冲出教室;有的待那要命的考试一结束,急急忙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咬牙切齿地把所有的书本、练习册统统烧成灰,烧得十分的彻底、干净。还有一些学生未等那令人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的"七月 "的到来,便早早(也永远)地离开了那让人轮回煎熬的"笼狱"。

 

                 

                血 染 "塔" 基
  

  "考、考、考,师长的法宝!"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多年来,为了使学生能获取高分,为了让孩子能够考上高一级学校,一些地方学校老师及家长们几乎都快疯了,他们什么计策都敢出,什么手法都敢使!自然,最终为这无休止的狂热付出巨大代价的还是那些尚未成熟也无力抗争的孩子们。奔东忙西疲于应酬的人们也许不怎么清楚,在那光彩夺目令人神往的"金字塔"基座上,在那沉如铸铁炽烈无常的"十字"构架下,除了汩汩流淌着的汗水与泪水外,还浸染了殷红弥眼的血水。这里不说早先的,单就近些年迭现的悲剧、闹剧也举不胜举--
  

  1985年金秋季节,太行山麓B市一个年仅12岁的初一女生为父母"高分"所逼迫自杀身亡。她在遗书中写道:我为考高分已不止一次受罪了,这些年来没少挨打、受骂的,我再也攀不上去了,今天的选择是我多年筹划的结果。几乎与此同时,该市另一名尚在读小学的孩子也因家长迫其考"高分"而选择了自杀的道路。 而紧随其后的1986年,仅华东一个县级市就有三名中学生因升学压力问题而倒毙在"塔"基上。
  

  在随后的五六年间,中小学生自绝或被父母师长折腾而殒命的惨剧仅在一些报刊上见到的也有十七、八起之多。另有一位才上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只因两道作业题一时做不出来,双手食指竟被其父亲用皮鞋钉钉到了床框上,当闻讯而至的公安民警把他给救起时,两个食指早已被穿出了血孔,一双白嫩的小手一时间鲜血淋淋,惨不忍睹。
  

  1993年元月。江城W市一个17岁的高中女孩,为了能静心复习考取"好成绩",竟把与她一起生活(当时也是她身边唯一的亲人)爱唠叨的外祖母砍死在地……
  

  1996年元旦刚过,另一名年仅十五六岁的泰山籍女孩只因学校期末考试第一天的成绩自我感觉"不太好",便留下一份"希望妹妹能圆大学梦"的"遗书"后横死在自己家中。而此,最让人痛心的是:一次又一次惨不忍睹充斥着浓重血腥味的抗争与毁灭都未能使痴情的人们真切地从"文凭""学历"的迷梦中惊醒过来!
  

  1997年6月,华中一名高级工程师在绝望中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后本人也紧跟着跳楼自尽。这位"高工"原先只因自己头上觉着缺少一顶"博士帽",便把圆梦希望强烈地寄托到了年幼儿子的身上。然而,待其身心长期被压抑的儿子勉强进入高校后,对书本之类的东西早已产生了一种极度的厌恶感,他似乎要在高校里将往日已失去的快乐时光全给补回来,搓麻将、打台球、谈恋爱、玩游戏机,等等,行为放浪,玩世不恭。而做父亲的知道后,想起自己读书时的执着和专注,对其更是大为失望。最后,面对"叛逆不道"越走越远的儿子,"高工"终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
  

  前不久,又闻5名港籍学子因不堪课业重负在短短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先后坠楼自尽。另据《社会》杂志载文披露,近年日本青年自杀率增速也非常惊人。该国一位自杀问题专家对此解释说:在我们的青年人中,升学考试制度是自杀的最大也是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因为从小学面试入学,一直到硕士、博士考试,升学竞争十分激烈,那大学入学考试业已成了"雇主们挑选新人的第一级门票"。
  

  "考试决定一切!"频繁的课时战、题海战,使许多学校成了单纯的"考试训练中心","人等分拣机器",一批又一批如花初开的孩子被折腾得"出门不辩东西,走路不知高低"。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补课"、"考试"问题所牵制,一些做家长的也是"分数"盯得紧,唯"分"是从,见"分"不见人,青少年学生中大量的思想心理问题近乎在一种无助、失控的状态下不断生根、蔓延--
  

  这是1998年4月的一天凌晨,凄厉的喊叫声无情地撕裂了华南一所医校黎明前的静寂。临床医学系一个学生小Z,先用浓硫酸泼向与他一起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而后又用菜刀、匕首左砍右刺,一起六伤一死的恶性毁容杀人惨案瞬息间酿成了!这起突如其来的血案的发生,不仅受害人伤痛难忍、血污遍布,令人惨不忍睹,就连涉案双方的家人精神上也经不住如此沉重的打击,病倒的病倒,哭叫的哭叫,失常发疯的发疯……然而,让人惊异的是:众多受害的同学竟找不到蒙受如此暴虐伤痛的理由。待很长的一段时间过去之后,人们才对事件的背景有了一些真切的了解。原来,小Z一家几代人很早都把"高中"、"有出息"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了,Z父几年前还不惜举债送他到远离家乡的一所重点中学上学,据说至案发时,家里已经欠下了4.5万元的高利贷。那考试与家庭生活的双重压力,其实很早就使小Z出现了精神愁苦抑郁的倾向,只是没有引起父母师长及周围其他人的足够的重视。后来,日积月累的,那过重的思想负担终于使他彻底地垮了,连同身边无辜的同学、亲人都为之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另有一位岷山籍男孩,接连参加三年高考均未实现那"既定的目标",后在一所中专学校"将就着"读了一些时间便郁郁不乐的退学了。在随后的一些日子里,他的性格渐渐的变得越来越孤僻了……一天,无奈的父母正在自己的房间里焦虑地商量着给他治病的事儿,可不巧让他给听到后竟以为父母家人企图以送医院为借口,不愿再管他了!第二天清晨,这个昏混不清的男孩竟手持水果刀将父母两个一并刺倒在血泊中。可怜的母亲在送医院后不治身亡,其年迈的父亲虽经抢救免于一死但也留下了让人肠断魂消的终身残疾。
  

  长期封闭"经院"式的苦读往往使正需要了解社会生活的孩子们拉开了与现实世界的距离,而这个距离有时恰恰是致命的。尽管一部分人历尽艰辛后最终能攀上金色的"塔顶",可已有的"距离"(裂缝)不会由此即时消失,这尤其对一些原先出生在边缘艰苦地区的人来说,那与身俱来低微、贫困的家庭背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无法更改的,"功成名就"之后挤身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里,它会象一条阴影紧随不舍,令你忐忑不安,手足无措,由此而来的自卑感通常会形成一?quot;孤岛"情结,这种孤寂、自怨、自叹情结与那"塔顶"高人一等的自傲感往往会进一步促使人格裂变,并由此在生活中埋下悲剧的种子。2000年3月,长白山地区一位已跨过"独木桥",也有了一定社会地位的"天之骄子",就是因为这种病态人格的不断作祟最终酿成了一起震惊省内外伤心惨目的家庭血案。

 

               

             以"人"为本:走出"分""塔"幻影
  

  中小学生背负沉重的"十字架",在"金字塔"下喘息、呻吟,表层上看只是个教学方式方法问题,然而其深层却隐藏着一个教育理念、人才观及其相关机制等多方面的问题。其实,成才的道路不是唯一的,人才的标准也绝非一张普通的文凭所能包容的。另一方面,一张文凭受用终身的时代也可以说已经过去。"人的知识不如人的智力,人的智力不如人的素质与觉悟"。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有其特定的目标,即帮助青少年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对工作、对人生的积极进取态度,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和社会价值观,逐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实现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成功转化。这里,传授一定的学科(书本)知识,显然仅仅是一种辅助性的手段、方法或途径罢了。应试教育唯"分"是从、见"分"不见人,使学校成了课本、题集筑成的牢狱,大批学生成了其中的"囚犯",它在畸形发展一部分孩子的同时扼杀了为数更多的一部分青少年学生的主体意识、自尊心和创造精神,从而不断的把"次品"、"废品"送入社会,使教育偏离了原有的目标。"分数挂帅"、"学历(并非学力)领先"等偏激行为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对此,北京一位教育官员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应试教育体制实质上是科举制在新时期的强化,培养出来的"成功者"只是一小部分是少数,而更多的都是失败者。一些社会人士更是忧心如焚地说:"这样的教育简直是在浪费资财,摧残青少年儿童!"但仅有学者们的呼吁或《意见》、《通知》显然是不够的。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只有在社会各界共同确立起人才规格多重性和人才培养渠道复合性的现代人才观念,淡化"学历",淡化"分数",积极推进用人评考制度改革,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彻底摆?quot;应试"模式的束缚,青少年一代也才能真正走上积极、主动、全面而健康发展的道路。
 

  事实上,就考试而言,即使试题的信度、效度都非常高,检测的结果总也免不了会包容这样那样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其中包括应试者的临场心理、卷面发挥问题和一些评分人员的认知偏差,各种主观因素的介入,等等。以某市小学六年级的一次语文考试为例,考试中有一位学生写了《发生在我家的一件事》一文(系命题作文),该文先被评卷老师以"写的是家门口的事"为由评为"离题",打了零分(后改成1分),而后语文教研员的阅卷评语却是"具体实在,没离?quot;,分数便由此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这类事可以说并不是偶然的,因为"标准"是人为的,结果呢也就可想而知的了。曾有一些名牌高校的中文系教授坦言辅导不了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帮助孩子找到的答案也经常被老师判错,一位著名作家试做了几次中学语文"标准化试卷",其得分最高的一次据说也刚够"及格"。显然,"标准"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的标准。更何况试卷本身就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事实上,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复杂的一种机体,其中对人的成就起着决定作用的情趣、意志、信仰等思想心理素质以及各种潜质的考察,那些简单的纸面测试通常是力所不及的。"分数"可以选拔人,也可以埋没人。不信?世界上许多学界泰斗、领袖人物青少年时期都不是什么"高考状元",如少年时代被人称为"笨伯"的牛顿,被校长视为"哪方面都不会成功"的爱因斯坦,只上了几个月小学就失学去卖报当学徒的爱迪生、高尔基,从18岁开始应试举人直到50岁时还是落第了的蒲松龄……甚至还有一些数学家、文学家小时侯就是因为数学、语文成绩拖后腿而考不上中学的。"标准"化、同步化的教育及其评考模式,把对人的教育与选拔等同于物的机械化大生产,人的个性、才能都会由此受到压制,如此不仅鲁迅、钱钟书出不来,达尔文、华罗庚也出不来,一大批奇才、怪才都可能被埋没。正如有人评价台岛教育状况那样,就算是请爱因斯坦或爱迪生到台湾参加联考也考不出什么好成绩,"只能名落孙山"!
  

  这里,也许有人确信"分数是一根最为公平的标尺"。分数易见易比,操作性是比较强的,然而要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那其实只不过是善良的人们隔雾看花,内心常对"公平"、"公正"抱有一种良好的愿望罢了。即使拿一年一度操作甚为规范的大面积的高考来说,试题被错改、漏改,成绩被少记、错记,甚或有关人员直接参与考试舞弊之类的事件也年年考年年有,层见叠出,不知凡几。曾有传媒透露:华中某市一所中学80名考生要求统一查卷,结果发现有32人的成绩被错记、漏记,有的竟被漏记66分。"学历"、"考分"只可参考,不可迷信。一家大公司的老总去年明确告诉前去应聘的大学毕业生们,"文凭有其一定的价值,但在这里有效期只有3个月 。如果不知道知识的自我更新学些什么,不知道进行自我完善,文凭在我这儿就会失效!"其实,毛泽东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早在三十几年前就此问题多次发表谈话指出,现在的考试办法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健康地发展,是很摧残人的(遗憾的是教育改革后来失去了一定的"度"的把握)。

  近年来,各地教育工作者对"应试教育"已有了不少的认识,大家也做了一定的努力,可实际工作仍如逆水行舟,因为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继续在那里挥舞着,基础性的素质教育依然被升学应试竞争挤迫、驱逐着。对此,有位国际著名的学者曾讲过一则笑话,说有些国家科技发达,根本原因可能是那儿的孩子不习惯考试。所以要想走出"金字塔"的阴影,必须全面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有关方面应积极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用水平绝对性考试、全面综合性的评价逐步取代现行唯"分"是从的选拔性考试机制,真正让"指挥棒"指正方向,使中小学校能从选拔性考试中分离、解脱出来,面向全体,从"培养兴趣发展特长"上做文章。 "不求人人升学,力争个个成才",在课程改革问题上注重学科间的交叉渗透,精简一部分不必要的内容,并切实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间的联系,使课程配置更趋科学、合理。一些父母师长关心孩子,设法为他们提高成绩其本意有的是可以理解的,但您在办"实事"之前,应先问一问孩子们的意见,哪怕设法在思想上作些沟通也是有益的。要坚决制止随意增加课时、作业的不良行为。 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对学校教育的一些做法深恶痛绝过,他甚至觉得自己读书时就"像野兽一样被人用鞭子强迫着啃食"。对此,另有学者指出:有些考卷中涉及的东西记来何用?特殊需要时到工具书上查一下即可的何必非要孩子们硬背下来呢?!另外,即便在全球化的大潮下,也非人人都要学一口流利的外语,强制孩子学这学那的负担又怎能不重(据《海外星云》2001年第3期载文说,即便在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人中能操流利英语的也不到3%)?因而,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学习者无可置疑的主体作用,尽力减少人为的规则及无多少意义可言又需死记硬背的东西。每所学校都应有对全体学生开放的图书馆及科技活动场室,要让每一位学生学会使用图书馆,为他们搭建起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台阶,给他们以更大的选择,"因人施教,分类指导",充分调动青少年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为他们自觉自愿的活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大家必须承认差异,并善于发现"差异"中的优势与不足。"优秀率"、"尖子数"显然是不能解决一切的,"平均分"也代表不了大多数,基础教育绝不能随意牺牲"差异生"的利益,"差异生"是有权接受合适的教育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他们个体上的差异,常去他们中间问一问,谈一谈,多给一些关注,即便对于一些学习困难者,也要使他们"榜上无名,脚下有路",要努力维护好"差异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这里,作为青少年学生的家长,父母们更应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教育观,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正确的估价,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万不可不切实际的盲目追风,提高分数之类的"标杆"。其实一个人能否有成就,或有多大的成就,关键的不在于他的考分有多高,而在于他是否有一种比较全面的最基本的素养,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具有自主学习,善于捕捉信息、处理信息一种较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这之中尤为重要的是一些非智力性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等。父母们一定要摆正心态,冷静地看待"神童"、"出国"热,舍本求末的搞"横向看齐"、"拔苗助长"显然是不可取的。时下,社会上《轻轻松松当××》,《轻轻松松上××》之类的已炒得很热,其中的一些做法当然是值得借鉴的,可想要直接移植到自己孩子的身上,恐怕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试想一下,如果真的能有那么轻松的话,各地市都开一所分校恐怕也挤不下。有专家就此直言不讳地指出:社会上这"星"那"星"的大多是炒作的结果。"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无异于幻想,而"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更是谎言。笔者以为,"三百六十行",将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名人不仅没有可能,事实上也没有必要,家长们教子时是不宜生搬硬套那些做法的,要不然只会事倍功半,甚或毁掉自己的孩子。比如,在孩子连母语都不会说多少的情况下,就忙着让他学外语、学电脑钢琴什么的,往往只会影响孩子正常思维的发展,结果事与愿违,"两败俱伤"。就有位"童星"前不久满怀伤感地说:"如能重新选择,我情愿不当童星!"他说他自己领略得太晚了,所以他真心地希望望子成龙的父母家长们能从他的身上吸取教训,不要用孩子的童年"赌"明天。一个孩子能上"重点",多点"出息"固然是好事,但风是不可随便跟的,更多的人恐怕更适宜于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努力"有为",争取"良好"。如今,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取消统一的高考制度,技工人员在人才招聘会上"身价"超硕士的也非无稽之谈,父母家长们应客观地帮助孩子分析自己的现状及其潜能,知己知彼,不必太看重分数,当一些人用僵死的知识驯化孩子,逼迫孩子像喝农药那样吞下知识的苦汁时,你就不要硬挤着去凑这个热闹,重要的是要设法营造好自己的家庭文化环境,注意培养孩子的求知兴趣,帮助他们把握可以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自学能力及学习的自觉性。湖南桃江有位大度的父亲,他能正视自己孩子的不足,通情达理地鼓励孩子振奋精神另辟蹊径,因而当其他一些孩子从高校回家诉说"其实真的很没劲"时,他的儿子已成功地创办了三个养殖场,并作为科技致富领头雁受到了县里、省里领导的嘉奖。泰戈尔是印度一位著名的作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他获得了世界著名的诺贝尔文学奖,他所创作的歌曲也于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而他的不少知识正是在浓郁的家庭文化气氛的影响下取得的(因厌恶当时刻板乏味的学校生活曾中途退学),他的创作基础是在广泛接触乡村社会,亲眼目睹下层劳动人民艰辛与痛苦中打下的。今日,随着现代远程开放性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已为孩子们提供了灵活、便捷的教育成才新途径,"网大"、函授、自考、夜大等等,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时代正在远去。

  当然,就青少年学生自身而言,是必须从严要求自己的,首先要理解父母师长们的苦衷,珍惜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刻苦努力,积极进取。由于各人的生活背景有所不同,自然的或社会的,成才的途径也会有所不一样,能升学上"重点",今后的道路相对会顺一些,成就的机会也会多一些,但如若成绩不够理想或"落榜"了,也不要太折磨自己(你可先整理一下自己,选择适当的方式释放一下紧张郁闷的不良情绪,并设法给生活增添一些情趣)。爱迪生说过,"只要有雄心壮志,即便你不上大学也是可以在事业上干出一番成绩来的",其实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山路""水路"各有各的风光,一个人有时没有必要认定一条未必适合自己登攀的山路不回头,不过"独木桥"通常也是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的。这里须知,每个人都可以根据现实的需要,通过各种媒体选择适合自己的途径与方式来汲取各种新的知识,掌握各种新的技术。有位蜚声文坛的作家,他说自己曾上过三所大学,虽没拿过一个文凭却也磨砺出了多彩的人生。他的每一部作品其实都是在"社会大学"里取得的硕果。医学巨人李时珍曾数次考举人落榜,可他面对社会现实,毅然抛弃科举道路而全心攻读医书,他善于吸取前人的经验,也勇于积极实践探索,他踏遍青山绿水历尽艰辛编著的《本草纲目》终成为公认的"医学宝?quot;而被译成多种外文流传世界各地。"世事留心皆学问",其实"社会大学"出身的还有曾被誉为"现代文明之父"的富兰克林,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等等。"路是人走出来的",不少巨人前半生际遇坎坷,而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是有坚忍不拔之志,从眼前的一些事情做起,锲而不舍,金石也可镂。因而,我们青少年朋友要勇于摆脱冷气,"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畏劳苦,积极进取,勇做人生之路的开拓者。

  诚然,只要"学历本位"机制不变,只要有"分数"、"升学率"就是质量这一强大磁场的存在,青少年学生要走出片追阴影终究是困难的。有人作过统计,他们那儿从中央到省里,有关方面"减负"、"纠片"的通知累计已发了四、五十次了,可结果呢,"应试"片追的阴影并未真正地从广大中小学生的头顶散去。近年,虽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正在日益加快,可 "分数选拔"机制及其排他性依然存在, "素质教育"、"减负"之类的不管你强调多少次,或怎样的强调,实际操作中总也比不上考试分数那么的具体,那样的震撼人心,只要有关方面一统考,一排队,选拔机制的魔力就会飞扬跋扈,广大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及其庄严的法律法规就会继续惨遭践踏。秋迟先生1998年曾以《谁来起诉应试教育下的公然违法?》为题撰文疾呼全面加强教育法纪,可数年过去了,人们似乎依然要问:对违规使用兴奋剂问题体育界正在从严查处,教育领域是否也应该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能否做到谁向下分派升学指标或按"分"、"率"高低排队谁换岗,谁热衷于"补课"、搞题海战术谁待岗,对顶着干者坚决撤职查办呢?总之,历史已进入人文关怀呼声高涨的二十一世纪,绝不能再让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儿童继续成为"统考"、"统测"的囚徒,成为"分数"、"升学率"的殉葬品!另外,重"学历"轻学力,重"文凭"轻贡献等人事制度问题是助长社会大众对文凭、学历盲目追求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学历社会"与"学历主义"问题不是教育部门本身能够解决的,对此,只有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才,承认人才的多样性,积极推进劳动用人制度配套改革,才能彻底扭转局面,使千千万万的青少年儿童摆脱那个令人窒息的"考试地狱"!


                 ——余仲宇等/《家庭与家教》2002第11期上选载

 

 



 www.yuyu2166.org  版权所有予宇文化网综合课题室分辨率:800x600/字号中